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的醫藥物流領域一直是由國有企業壟斷。直到近些年隨著市場熱度興起,再加上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從旁促進,醫藥物流領域的格局則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專業的第三方物流相繼進入醫藥行業,分食萬億級大蛋糕。
當然,國家政策的背後支持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因素。在2016年,國務院就發文表示,決定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批準等7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食品藥品行政審批事項。此舉意味著任何符合藥品運輸的企業,都可以入局搶占市場。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也曾表示,要引導快遞企業加快冷鏈、醫藥等高附加值業務。
在此背景下,醫藥物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間,我國醫藥物流總額就達到了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1.3%。預計到2020年,醫藥物流總額則將達到3.8萬億元。與此同時,市場誘惑下的行業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中國郵政、順豐、京東等第三方物流巨頭紛紛加速進軍步伐。
其中,中國郵政是最早涉足醫藥物流配送領域的第三方物流機構之一, 在2006年寧夏郵政中郵物流公司便參與承擔了寧夏藥品配送,並很快獲得了GSP認證證書。之後,中國郵政還相繼在甘肅、內蒙古、安徽等地試點藥品配送。2015年,中郵旗下醫藥公司又被福建省作為基本藥物配送企業。
順豐方麵,集團在2014年單獨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並在同一年間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專注食品和醫藥冷運配送。目前,順豐醫藥也已取得了GSP認證及第三方物流許可。今年1月,順豐速運北京區還與北京醫院最終確定醫院物流全方位物流解決方案,並達成深度合作意向。
京東則在2013年時便自建了京東醫藥。發展至今,京東醫藥物流已經在山東、湖南等全國各地開展了業務,並和國藥集團、紅運堂等多家集團達成合作。本月初,京東方麵又透露,該公司已與北京華鴻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倉儲管理、配送服務等醫藥物流領域展開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物流巨頭DHL也瞄準了我國醫藥物流市場,與上海醫藥達成戰略合作。
然而,在市場大戰如火如荼的行進時,其原有的弊端和新生的問題也在同步製約著行業發展。就醫藥運輸中關鍵的冷鏈體係而言,其就仍處於尚未建設完整的階段。醫藥冷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基礎設施較落後、信息化程度較低、市場監管體係不完善等難題都亟待解決。
此外,在整體上來看,醫藥物流市場也還存在著相關標準缺乏、標準規範不統一以及覆蓋率偏低等痛點。並且,鑒於醫藥物流的特殊性,其流動渠道也向來環節多且較為複雜,因此一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的話,勢必也會導致資源浪費、成本偏高等問題的出現。據悉,目前國內醫藥物流利潤率僅有0.6%-0.7%。
蘇州妖精视频永久网站塑業為禮安、澳洋醫藥等多家醫藥企業配套提供周轉箱,並致力於在醫藥領域有更深層次的合作和發展。
摘自億歐網,由妖精视频永久网站編輯
谘詢熱線
17505120369